你的購物車目前是空的!
🎧收聽連結🎧
⋅ 犬貓肌少症的定義與重要性?
肌少症(sarcopenia)是隨年齡增長導致肌肉質量與力量流失的現象,在犬貓身上同樣常見。以人為例,60 歲後肌肉質量每年下降約 1–2%,肌力下降 1.5–3%。高齡本身也是肌少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犬貓在中年後,瘦體組織逐漸流失,犬約於 6.3 歲、貓約 4.5 歲達到瘦體重高峰,之後便緩慢下降。
此外,研究顯示住院犬中有 78% 體重下降,其中約 61% 為瘦體重流失。肌肉不僅影響運動與活動力,也對代謝功能至關重要,肌少症會降低生活品質、延長疾病恢復時間、增加跌倒風險與死亡率。儘管肌少症在老年犬貓中幾乎無法避免,但仍可透過早期識別與積極介入,改善生活與健康壽命。
⋅常見造成肌少症的原因?
- 慢性疾病與惡病質:如慢性腎病、心衰、癌症等,這些疾病會透過慢性發炎、代謝異常導致肌肉快速分解,並合併厭食,進一步惡化預後。
- 老化與活動力下降:老年動物因肌肉神經系統老化、發炎性老化等,導致蛋白質分解大於合成,進而肌肉流失。關節疼痛或活動意願低落也會造成肌肉廢用性萎縮。
⋅如何早期診斷及日常評估?
單靠體重難以偵測肌肉流失,需結合:
- BCS(體態評分)
- MCS(肌肉狀況評分),透過視觸診顱骨、肩胛、脊椎與大腿肌肉豐滿度,分為正常、輕度、中度與重度流失。
- 定期體重與熱量攝取紀錄,尤其對中老年或慢性病患。
⋅如何治療犬貓肌少症?
一、控制原發疾病
控制造成肌肉流失的基礎疾病是首要目標。例如治療甲亢貓或庫興氏症犬可有效改善肌少症,穩定內科病情也有助改善食慾、減少發炎與肌肉分解速度。
二、營養管理與食慾促進
- 蛋白質與熱量供應是關鍵。除非特定疾病需限蛋白,否則老年犬貓相較年輕個體需要更高比例的蛋白質攝入來維持氮平衡和肌肉量。老年犬建議每日每公斤至少攝入 2.5 克蛋白質,貓則約 5 克/kg。若已有肌少症,研究建議蛋白攝取量比標準提高至少40%,以對抗加速的瘦體重消耗。
- 高品質、易消化的蛋白質來源是首選。老年犬由於活動量降低,基礎代謝也可能下降,因此常需較年輕時略低的熱量才能維持體重,避免肥胖加劇關節負擔。然而,老年貓的情況相反,很多高齡貓隨著代謝效率降低反而需要更多熱量才能避免消瘦。
- 熱量密度與適口性同樣重要:避免不慎餵食低熱量飼料導致攝入不足。
- 改善餵食方式:可採用少量多餐、溫熱食物或改變食物質地(如製成泥狀、小球顆粒)以提升適口性。此外,市面上亦有為老年或虛弱動物設計的高能量、高蛋白配方的營養粉,可在小體積中提供足夠營養。必要時亦可使用食慾促進劑輔助。
→若動物患有慢性腎臟或心臟疾病,則應避免使用高磷或高鈉的調味品來增加風味。當常規方法無法達到營養需求時,應與獸醫師討論進一步介入措施。
- 減少餵食壓力:餵食過程中的壓力也會抑制食慾,應盡量避免強迫灌食,減少因餵食方式帶來的緊張情緒,必要時也可與獸醫師討論是否放置餵食管。可以選擇適口性佳的營養粉,嘗試不同的餵食方式,如營養粉加食物、泡成泥狀,或做成小球,提高動物主動進食的意願。
三、運動與復健治療
- 結合有氧活動與阻力訓練最有效。例:日常散步、緩坡行走、坐下起立、游泳、水療跑步機等。
- 貓咪可透過環境豐富化(逗貓棒、跳台)增加活動量。
- 無法自行站立者,需使用輔具進行主動式或被動式肌肉刺激訓練。
犬貓的肌少症不僅是「老化的必然結果」,更可能是可逆的臨床問題。隨著獸醫內科與營養學的進步,我們應提高對肌少症的認識與警覺,透過早期發現、疾病控制、營養支持及運動介入,讓老年與慢性病患動物維持最佳肌肉狀態,延緩虛弱進展,進而提升整體生活品質與壽命。
參考資料:
- Connection between nutrition and oncology in dogs and cats: perspectives,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a comprehensive review
- Sarcopenia in Dogs and Cats
- New study uses a supplement to decrease canine muscle loss
- Canine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 Consider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Assessment, Functional Scoring, and Follow Up
- Cachexia in Dogs and Cats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